•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会员查询
  • 在线入住

检查报告-传染病八项


7、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单位:COI    参考范围:0—1   阴性

临床意义

升高

HCV-Ab和HCVRNA检测结果可出现以下四种模式:
1.HCVRNA及HCV-Ab均为阳性并伴近期ALT升高存在以下三种可能:①结合近期高危暴露史,考虑是否为急性HCV感染;②慢性HCV感染急性加重;③合并其他病原体导致急性肝炎的慢性HCV感染。
2.HCV-Ab阳性而HCVRNA阴性提示:①HCV感染痊愈;②急性HCV感染后HCVRNA的清除期;③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此时,建议4~6个月后再行HCVRNA检测以明确诊断。
3.HCV-Ab阴性而HCVRNA阳性,提示为抗体产生之前的急性感染早期或免疫抑制患者慢性HCV感染,也有可能为HCVRNA假阳性结果,建议4~6个月后复查抗HCV和HCVRNA。
4.患者ALT(谷丙转氨酶)升高而抗HCV及HCVRNA均为阴性,考虑可除外急性或慢性丙型肝炎诊断。
降低
1、既往未感染过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机体会针对丙型肝炎病毒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丙型肝炎抗体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其结果的低低和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滴度的大小有一定相关性。如果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低滴度,但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为阴性,通常提示既往没有感染过丙型肝炎病毒。

2、既往感染过丙型肝炎病毒:如果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低滴度,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为阳性,此时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便可以检测为阳性。如果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低,但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为阳性,便可以判断既往感染过丙型肝炎病毒。但是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不属于保护性检测,即使结果为阴性,也需要定期复查;

3、暴露于丙型肝炎病毒:如果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低滴度,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为阳性,此时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便可以检测为阳性。暴露于丙型肝炎病毒后,应及时检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若结果为阳性,应及时注射丙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以免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4、其他原因:如果患者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如合并艾滋病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丙型肝炎病毒被激活,可能导致丙型肝炎抗体低。

相关话题

丙型肝炎病毒(HCV)曾称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后将其归类为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主要经血液、体液传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是由于人体免疫细胞对丙肝病毒感染所做出的反应而产生的。HCV-Ab检测是应用最广泛的用于丙肝流行病学调查、临床丙肝患者筛查和诊断的检测项目。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凝集法、放射免疫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复合免疫印迹法和斑点免疫层析试验等,其中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HCV-Ab呈阳性是HCV感染的标志。

HCV-Ab为HCV感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是HCV感染的标志,为非保护性抗体。HCV-Ab一般用于流行病学筛查。临床病原学诊断须结合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检测以及其他相关检测指标。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