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会员查询
  • 在线入住

检查报告-尿液检查


四、尿液蛋白(8)

8、尿溶菌酶测定(LYZ)单位:mg/L   参考范围:0-2mg/L (0-2μg/ml)

增高

见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肾炎等。 需要检查的人群:有贫血、发热、原因不明无痛肿大、出血等症状或有水肿、血尿、高血压等症状的人群。

临床意义:1肾小管炎症及中毒时,尿液溶菌酶增高,可作为鉴别肾小管与肾小球病变的标志之一,2作为肾移植排异反应观察的指标,3作为判断急性肾小管坏死预后的指标,4.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血清和尿液溶菌酶的含量明显升高,故尿溶菌酶阴性可排除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降低

尿检细菌偏低说明患上了尿道炎引起,也可能是经常没有注意更换内裤或者是清洗导致。

 

患者在发病期间会出现排尿次数增多,可能还会有尿痛以及尿急的症状发生,降低生活的质量。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青霉素的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能够延缓病情的发展。

相关症状

贫血,脾肿大,肝肿大,咽炎、舌炎、龈炎,急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乳糜尿,脓尿,血红蛋白尿等。

相关话题 

溶菌酶主要来自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其中以单核细胞含量最高,可从肾小球基底膜滤出,但90%以上被肾小管重吸收,因而尿液中很少或无溶菌酶。测定尿液内的溶菌酶主要有助于判断肾小管的功能。另外可辅助判断急性白血病的类型。

溶菌酶为一种小分子量(1.4万~1.5万)能溶解某些细菌的碱性蛋白水解酶,自肾小球基底膜滤出,90%以上被肾小管重吸收,所以正常人尿液中很少或无溶菌酶。
肾小管疾病如炎症、中毒时,肾小管损害重吸收减少,尿溶菌酶升高。可作为肾小管及肾小球病变的鉴别指标。
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尿溶菌酶升高,逐渐升高并持续不下降,预后差。经过治疗后逐渐下降预后好。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时,尿液溶菌酶升高,预后差。
肾外疾病,如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血清溶菌酶含量增加,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的能力,尿液内溶菌酶可升高,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血清及尿液内溶菌酶可正常。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