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会员查询
  • 在线入住

检查报告-微量元素


11、铜(Cu)单位:μmol/L   参考范围:新生儿2.5-10μmol/L,儿童5.0-29.8μmol/L,成年男性11-22μmol/L,成年女性12.6-24.3μmol/L

临床意义

增加

1、血清铜的升高也见于各种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以及一些肝胆疾病、甲亢和严重红斑狼疮。过量摄入铜会导致中毒,如蓝绿色粪便和唾液,以及运动障碍。

2、与疾病有关,如生长激素的缺乏、骨发育不全、肝炎、感染性疾病等,都可能导致铜增高。

3、烹饪工具中还有铜制品。

4、缺锌、妊娠等。

降低

1.贫血
一般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皮肤黏膜及指甲等颜色苍白,体力活动后感觉气促、心悸。严重贫血时,即使在休息时也出现气短和心悸,在心尖和心底部可听到柔和的收缩期杂音。
2.骨骼改变。
临床表现为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
3.铜与冠心病。
4.铜与白癜风病。
5.女性不孕症。
6、缺铜会使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失调,使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而导致失眠,久而久之可发生神经衰弱

相关话题

铜的离子(铜质)对生物而言,不论是动物或植物,是必需的元素。人体缺乏铜会引起贫血,毛发异常,骨和动脉异常,以至脑障碍。但如过剩,会引起肝硬化、腹泻、呕吐、运动障碍和知觉神经障碍。一般来说,牛肉、葵花籽、可可、黑椒、羊肝等等都有丰富的铜质。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物质,在摄入后15分钟即可进入血液中,同时存在于红血球内外,可帮助铁质传递蛋白,在血红素形成过程中扮演催化的重要角色。而且在食物烹饪过程中,铜元素不易被破坏掉。
铜广泛分布于生物组织中,大部分以有机复合物存在,很多是金属蛋白,以酶的形式起着功能作用。每个含铜蛋白的酶都有它清楚的生理生化作用,生物系统中许多涉及氧的电子传递和氧化还原反应都是由含铜酶催化的,这些酶对生命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铜作为重金属,摄入过量也会有危害。铜离子会使蛋白质变性。如硫酸铜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误服引起恶心、呕吐、口内有铜性味、胃烧灼感。严重者有腹绞痛、呕血、黑便。可造成严重肾损害和溶血,出现黄疸、贫血、肝大、血红蛋白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和鼻、眼黏膜刺激并出现胃肠道症状。
人体的需求量
  成年人每天需要铜0.05~2毫克,孕、产妇和青、少年(少年食品)的需要量还要多些。足月生下的婴儿体内含铜量约为16毫克,按单位体重比成年人要高得多,其中约70%集中在肝中,由此可见,胎儿的肝是含铜量极高的器官。从妊娠开始,胎儿体内的含铜量就急剧增加,约从妊娠的第200天到出生,铜含量约增加4倍。因此,妊娠后期是胎儿吸收铜最多的时期,早产儿易患缺铜症就是这个原因。孕妇体内铜的浓度在妊娠过程中逐渐上升,这可能与胎儿长大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加有关。正常情况下,孕妇不需要额外补充铜剂,铜过量可产生致畸作用。
中国营养学会没有制定每日膳食中铜的需要量,但制定了每日铜的“安全和适宜的摄入量”,半岁前婴儿每天需0.5~0.7毫克,半岁至1岁每天0.7~1.0毫克,1岁以上每天1.0~1.5毫克,4岁以上每天1.5~2.0毫克,7岁以上每天2.0~2.5毫克,11岁以上至青年、成年,均为每天2.0~3.0毫克。这个摄入量与美国科学研究委员会制定的“估计每日饮食中安全充足的铜摄取量”相当。
铜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人体每天都要摄入各种微量元素,铜是人体不能缺少的金属元素之一。成年人体内,1千克体重中,铜含量大约为1.4 mg~2.1 mg;血液中铜的含量约为1.0 mg~1.5 mg。这一数量虽小,但它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器官的正常运行却不可缺少。这是因为铜元素在机体运行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铜是机体内蛋白质和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重要的酶需要微量铜的参与和活化。例如,铜可以催化血红蛋白的合成。研究表明,缺铜会导致血浆胆固醇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而是引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重要因素。科学家还发现,营养性贫血、白癜风、骨质疏松症、胃癌及食道癌等疾病的产生也都与人体缺铜有关。严重缺铜和长期边缘性缺铜,还会引发小儿发育不良和一些地方病。
在人体的作用
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铜主要从日常饮食中摄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为了维持健康,成人每公斤体重每天应摄入0.03毫克铜。孕妇和婴幼儿应加倍。缺铜会引起各种疾病,可以服用含铜补剂和药丸来加以补充。
铜在人体内含量约100~150mg,血清铜正常值100~120μg/dl,是人体中含量位居第二的必需微量元素。含铜的酶有酪氨酸酶、单胺氧化酶、超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血铜蓝蛋白等。铜对血红蛋白的形成起活化作用,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在传递电子、弹性蛋白的合成、结缔组织的代谢、嘌呤代谢、磷脂及神经组织形成方面有重要意义。
铜离子可以消毒杀菌、卫生防疫。例如:可以杀灭易于在水中滋生的大肠杆菌和痢疾等病菌,清除水中传播血吸虫病的蛞蝓和螺等软体动物,以及传播疟疾的蚊子幼虫等疾病携带体。它还可以应用在游泳池内,防止绿藻污染和通过地板传染足癣等等。
从食品商品化的角度来看,少量的铜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主要是在食油(油食品)及含不饱和脂肪的食品中,铜离子实际上起着催化剂的作用,造成食品酸败、变色和其他一些反应。这些影响尽管使产品在外观上不受人欢迎,但通常并不会引起中毒和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
作用详解
1 、大脑的“益友” 铜与锌、铁等一样都是大脑神经递质的重要成分。如果摄取不足可致神经系统失调,大脑功能会发生障碍。铜缺乏将使脑细胞中的色素氧化酶减少,活力下降,从而使记忆衰退、思维紊乱、反应迟钝,甚至步态不稳、运动失常等。要有一副健康灵活的大脑,是离不开铜元素这个益友的。
2 、心脏的“卫士” 当人们将心脏病的原因单纯归咎于脂肪、高胆固醇饮食时,美国科学家提醒人们:绝对不可忽视铜元素的缺乏。铜元素在人体内参与多种金属酶的合成,其中的氧化酶是构成心脏血管的基质胶原和弹性蛋白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而胶原又是将心血管的肌细胞牢固地连接起来的纤维成分,弹性蛋白则具有促使心脏和血管壁保持弹性之功能。因此,铜元素一旦缺乏,此类酶的合成减少,心血管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从而给冠心病入侵以可乘之机。
3 、造血的“助手” 众所周知,铁是人体造血的重要原料,但铁元素要成为红血球中的一部分,必须依靠铜元素的帮忙。奥妙在于血红蛋白中的铁是三价铁离子,而来源于食物中的乃是二价铁离子,二价铁离子要转化成三价铁离子,有赖于含铜的活性物质——血浆铜蓝蛋白的氧化作用。如果体内缺铜,血浆铜蓝蛋白的浓度势必降低,从而导致铁难以转化而诱发贫血症。
4、助孕的“新星” 育龄女性要怀孕也离不开铜。据产科医生研究,妇女缺铜就难以受孕,即使受孕也会因缺铜而削弱羊膜的厚度和韧性,导致羊膜早破,引起流产或胎儿感染。故女性要想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宝贝,也须借助铜元素的一臂之力。
5 、抗衰老的“能手” 人体的衰老是因为体内的自由基的代谢废物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又是多种老年疾病的祸根。其中的羟自由基,毒性最强,不但会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损害细胞膜,而且会破坏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导致细胞死亡。此外,还可使许多重要酶的活性降低甚至消失。研究表明,含铜的金属硫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具有较强的清扫此种代谢废物的功能,保护人体细胞不受其害,可见铜元素在抗衰老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实验证明,人体摄入足够的铜,可在侵入人体的流感病毒表面聚集较多的铜离子,从而为维生素攻击流感病毒提供有效的“靶子”。维生素C与病毒表面的铜离子发生作用,构成一种可以分离的含有活性氧离子的不稳定化合物,促使含有蛋白质的病毒表面发生破裂,进而置病毒于死地。为此,专家将维生素C与铜元素称为一对防治流感的最佳“搭档”。
6 、防治白发的“灵丹” 人的头发为何早白?体内缺铜是一个重要原因。缺铜可使人体内的酪氨酸酶的形成困难,导致酪氨酸转变成多巴的过程受阻。多巴为多巴胺的前体,而多巴胺又是黑色素的中间产物,最终妨碍黑色素的合成,遂引起头发变白。欲求黑发不衰,补足铜元素是有效的一招。
补铜小知识
1、人体缺铜可适量增加摄入含铜较高的食物,如口蘑、海米、红茶、花茶、砖茶、榛子、葵花子、芝麻酱、西瓜子、绿茶、核桃、黑胡椒、可可、动物肝脏、豆制品、鲜肉、果仁等。
2、良好来源有蟹肉、蚕豆、蘑菇(鲜)、青豆、小茴香、黑芝麻、大豆制品、松子、龙虾、绿豆、花生米、黄豆、土豆粉、紫菜、莲子、芸豆、香菇(香菇食品)、毛豆、面筋、果丹皮、茴香、豌豆、黄酱、金铁菜、燕麦片、栗子、坚果、黄豆粉和小麦胚芽。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