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会员查询
  • 在线入住

检查报告-微量元素


5、镁(Mg)单位:mmol/L   参考范围:0.7—1.1

临床意义

增加

镁偏高一般指血清镁偏高,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使用药物不当等非疾病因素所引起,也有可能是肾功能异常所造成,同时患有内分泌疾病或者肌肉等软组织病变也有可能会导致镁偏高,需根据病因遵医嘱选择适合的治疗措施。

非疾病因素:

1、饮食:如果大量食用含镁的食物,如香蕉、玉米以及油炸食品等,则在食用后就有可能会出现镁偏高的现象,多数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可通过调整饮食的方式进行改善;

2、药物:如果使用过多硫酸镁等含镁离子的药物,有可能会影响到肾脏的正常排泄,也有可能会导致镁偏高。此时需要及时停止使用该类药物,并且使用利尿剂进行治疗,比如静脉注射呋塞米。

疾病因素:

1、肾功能异常:如果患有肾炎或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疾病,有可能会导致肾脏排泄能力下降,从而影响镁离子排泄,也有可能会导致镁偏高。可遵医嘱采取血液透析疗法进行治疗,能够降低血液中的镁离子;

2、内分泌疾病:如果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有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素或醛固酮等激素分泌减少,也有可能会导致镁离子排泄障碍,从而引起镁偏高。可遵医嘱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或醋酸氢化可的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激素分泌,从而改善症状;

3、肌肉等软组织病变:如果发生溶血或出现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手术损伤等情况,有可能会导致肌肉大量组织细胞被破坏,从而导致镁离子进入血液,也有可能会影响肾脏排泄能力,从而造成镁偏高。另外出现酸中毒也有可能会出现镁偏高的现象,此时应遵医嘱使用促进镁离子排泄的药物进行治疗,如补充生理盐水或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等。

降低

1、大多是由肾脏丢失过多,比如肾小管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慢性肾盂肾炎长期应用去钾利尿的药物,如速尿、氢氯噻嗪等。

2、消化道丢失,如严重腹泻、肠瘘、大部分肠切除术后吸收不良等。

3、镁摄入不足。

4、营养不良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未能及时补镁。

5、孕妇。

6、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7、钙代谢异常。
8、造成神经系统问题,如记忆力衰退、神经错乱、抑郁症、幻觉、肌肉震颤等。
9、影响心脏、骨骼及胃肠道等器官功能。
10、引致肌肉无力、抽筋等肌肉问题。
11、镁缺乏可致血清钙下降,神经肌肉兴奋性亢进;对血管功能可能有潜在的影响,有人报告低镁血症患者可有房室性早搏、房颤以及室速与室颤,半数有血压升高;镁对骨矿物质的内稳态有重要作用,镁缺乏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种危险因素;少数研究表明镁耗竭可以导致胰岛素抵抗。
12、镁缺乏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绪不安、易激动、手足抽搐、反射亢进等,正常情况下,由于肾的调节作用,口服过量的镁一般不会发生镁中毒。当肾功能不全时,大量口服镁可引起镁中毒,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烦渴、疲乏无力,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瞳孔散大等。

危害:能够导致厌食、恶心、呕吐、衰弱及淡漠,严重的出现记忆力减退、精神紧张、易激动、神志不清等症状,个别的可以引起癫痫样发作。一般通过测定血清镁就能够作出诊断,治疗主要是防治原发病,补镁,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相关话题

镁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浓集于线粒体中,仅次于钾和磷,在细胞外液仅次于钠和钙居第三位,是体内多种细胞基本生化反应的必需物质。正常成人身体总镁含量约25g,其中60%~65%存在于骨、齿,27%分布于软组织。镁主要分布于细胞内,细胞外液的镁不超过1%。在钙、维生素C、磷、钠、钾等的代谢上,镁是必要的物质,在神经肌肉的机能正常运作、血糖转化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镁是一种参与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及新陈代谢过程必不可少的元素。镁影响细胞的多种生物功能:影响钾离子和钙离子的转运,调控信号的传递,参与能量代谢、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可以通过络合负电荷基团,尤其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团来发挥维持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催化酶的激活和抑制及对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及细胞分化的调控;镁还参与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并且还与机体氧化应激和肿瘤发生有关。
镁的吸收代谢:成人身体总镁含量约25g,其中60%~65%存在于骨、齿,27%分布于软组织。膳食中促进镁吸收的成分主要有氨基酸、乳糖等;抑制镁吸收的主要成分有过多的磷、草酸、植酸和膳食纤维等。成人从膳食中摄入的镁大量从胆汁、胰液和肠液分泌到肠道,其中60%~70%随粪便排出,部分从汗和脱落的皮肤细胞丢失。
镁离子是生物机体中含量较多的一种正离子,其量在整体中仅次于钙、钠、钾而居第四位;镁离子在细胞内的含量则仅次于钾离子而居第二位。整粒的种子、未经碾磨的谷物、青叶蔬菜、豆类和坚果是日粮镁最为丰富的来源;鱼、肉、奶和水果中镁含量较低;经过加工的食物,在加工过程中镁几乎全部损失。肌酸六磷酸、粗纤维、乙醇、过量的磷酸盐和钙离子削弱了镁的吸收,这可能是因为降低了内腔镁的浓度。
镁属于人体营养素——矿物质元素中的一种,属于矿物质的常量元素类。人体中的镁60~65%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27%存在于软组织中,细胞内镁离子仅占1%,多以活性形式Mg2+ -ATP形式存在。
镁的作用
1、作为酶的激活剂,参与300种以上的酶促反应。糖酵解、脂肪酸氧化、蛋白质的合成、核酸代谢等需要镁离子参加。
2、促进骨的形成。在骨骼中仅次于钙、磷,是骨细胞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对促进骨形成和骨再生,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强度和密度具有重要作用。
3、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能抑制钾、钙通道。镁、钙、钾离子协同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血中镁过低或钙过低,兴奋性均增高;反之则有镇静作用。
4、维护胃肠道和激素的功能。
5、镁也是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它可以让肌肉放松下来;与含钙食品一同补充,能促进钙的吸收。
权威建议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男性每天约需镁350毫克,成年女性约为300毫克,孕妇以及喂奶期女性约为450毫克,2~3岁儿童为150毫克,3~6岁为200毫克。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定为700mg/d。
分页阅读: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