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湿药
4、苍耳子附:苍耳草
【别名】虱马头、苍耳子、老苍子、道人头、刺八裸、苍浪子、绵苍浪子、羌子裸子、青棘子、抢子、痴头婆,胡苍子、野茄、猪耳、菜耳,苍苍子,广东话又叫磁头芒(痴头芒)。
【产地】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入药部位】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采收加工】秋季当果实成熟,色青黄时割取全株晒干,采集果实即可。未结果实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即苍耳草。
【药材鉴别】性状:为长圆形,两头尖,形似枣核。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全体有刺扎手,刺顶端有倒扎钩,或已除去而留有断痕。质坚体轻,皮较厚,剖开后内有双仁,油性大。味辛、苦。
【质量检查】以身干,粒大饱满,色灰绿,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辛、苦,温;有小毒。
【归经】入肺、肝经。
【功效】通鼻窍,祛风化湿,止痛。
【配伍】
单方
1、治急性菌痢,每天取苍耳子120~150g,水煎分3~4次服;或取鲜干苍耳茎叶60g,水煎分3~4次服。(新中医,1984,(9):18)
2、治疟疾,取鲜苍耳子100g,捣烂,水煎15分钟,去渣,打人鸡蛋2~3个于药液内煮熟。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将蛋与药液1次服下。(中草药经验交流,1970,(9):12)
3、治目暗,耳鸣,苍耳子,粳米,煮粥或研散煎服。(《太平圣惠方》)
4、治泌尿系感染,取苍耳子250g,加水600ml,煎取药汁约400ml,再加人红糖100g。1次服用,小儿用量酌减。(内蒙古中医药,1991,(2):11)
5、治寻常疣、扁平疣,取苍耳子10g,浸泡于75%酒精50ml内,密闭7天,滤渣取液备用,或此药仍浸泡于药液中。用棉球蘸药液涂抹患处,每天数次。寻常疣用药10天,扁平疣用药7天,停药15~20天后,其疣可自行脱落。(新中医,1992,(5):22)
6、治头疽、疖病、天疱疮,取苍耳子虫100条,放入麻油40ml内浸泡。用时取虫1~2条敷于疮顶,外用纱布覆盖,每天换药1次,脓多时每天可换药2次。(浙江中医杂志,1987,(9):425)
7、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取苍耳子60g,取水煎服,每天1剂。(录自《中药大辞典》)
8、治流行性腮腺炎,取苍耳子适量,新生儿每天2g,1~2岁小儿每天4.5g,以后每增加2岁增加4.5g,14岁以上每天30~45g。水煎,分4次连服,连服3天。(江西医药,1961,(10):31)
复方
1、苍耳子配辛夷苍耳子善于宣肺通窍,疏散风湿,能上达巅顶,下走足膝,内通筋骨,外透皮肤,为祛风疹湿邪要药。辛夷辛温香散,善通鼻窍。两药合用,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治疗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鼻流清涕,鼻渊,症见头痛鼻塞,不闻香臭,常流浊涕者。
2、苍耳子配露蜂房苍耳子辛苦温,有疏风解毒止痛之效。露蜂房甘平,有毒,有攻毒杀虫,祛风止痒之功,以蜂治蜂。二药合用,外敷能起解毒而止痛之效。治疗蜂蛰疼痛。
3、苍耳子配地肤子苍耳子有发汗散风祛湿之功,常用于疮疹瘙痒;地肤子有祛风止痒之效,常用于皮肤瘙痒、疥癣等症。两药配伍,相辅相成,有祛风杀虫止痒之功。治疗风疹瘙痒、疥癣。
名家组方
1、苍耳子散(《三因方》):据《本草蒙筌》苍耳子“止头痛善通门顶,追风毒任在骨髓。”又《要药分剂》“治鼻渊鼻息,断不可缺,能使清阳之气上行巅顶。”方中由苍耳子,伍入辛夷花、白芷有效。类似于急慢性鼻膜炎和副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2、苍耳益气汤(《中药临床应用》):据《本草备要》苍耳子“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去刺。”方中由苍耳子、辛夷各9g。水煎服。以治过敏性皮炎。
3、苍耳子汤(《陕甘宁青中草药》):据《玉楸药解》苍耳子“消肿开痹,泄风祛湿,治疗疥疠,风瘙瘾疹。”方中由苍耳子、鸡冠花各15g,,生艾叶12g,冬瓜子30g。水煎服。以治白带过多。
【主治】头痛鼻塞,流浓涕,风湿痹痛。配辛夷、白芷、薄荷研末为“苍耳散”,治鼻流浊涕不止。
【常用量】3~10g。
【禁忌】血虚头痛不宜用。过量易致中毒,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证。
【附注】
苍耳草
苍耳草 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地上部分。性能,苦。辛,微寒;有小毒。祛风镇痉。主治,癫病,头痛。外敷治疥癣,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