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会员查询
  • 在线入住


诸病源候论校释

前言

  《诸病源候论》是祖国医学古典著作之一。它总结了隋代以前的医学成就,集中论述各种疾病的病源与病候,内容丰富,是一部病因病理学的专门著作。它是继《内经》、《难经》、《伤寒经》、《金匮要略》等书之后,进一步研讨并发展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对本书如能认真地加以研究,对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发展我国新医学,定将有所裨益。

全书共五十卷,分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三十九论。内容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的各种疾病。在论述诸病源候的内容中,有许多突出的成就。

在病因方面,能突破前人的见解,提出新的论点,把当时的病因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如流行性传染病,在隋代以前,绝大部分都概括于伤寒、温病和时行病中,认为是由于气候的变异,人触冒之而发病。但至《病源》,提出单纯触冒寒毒之气发病,则不传染;如“感其乖戾之气而发病”,则多相传染。所谓“乖戾之气”,很近似于对病原体的认识。此外,更提倡预先服药预防,控制传染,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关于地方病,如对岭南“瘴气”,指出是由于“杂毒因暖而生”。三吴以东的“射工”“水毒”,是由于水源传染。山区多见的瘿病,是由于“饮沙永”而成等,指出了这些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地理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认识到疾病的地方性。另外,对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也都有所论述。

对于寄生虫病,则有“湿蟹候”、“疳䘌(ni)候”、“九虫候”等,详细描述许多寄生虫的形态及其传染途径。特别对绦虫,指出是由于吃了半生不熟的牛肉和生鱼所致。并说“白虫相生,子孙转大,长至四五尺,亦能杀人”。观察非常细致,记载也是最早的。

隋以前医家,都认为皮肤病是由风邪或邪热伤于皮肤肌肉所致。而《病源》则进一步阐明有虫毒为患。如对癞、疥、癣等病,都指出有虫寄生。这是发展了前人的六淫病因学说,已认识到有病原体的存在。又如对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认为原有“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引起风瘙隐疹”,似认识到发病有致敏原。如漆疮,认为“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明确了此病有个体特异性。

又如对于破伤风病,明确指出:在外科,与金创感染有关;在妇人,与产褥感染有关;在小儿,与脐疮感染有关。并且与中风、贼风和风癫等作出鉴别。

特别是对不育症,强调不能单方面责之妇人,与男子亦有关系。全面地分析了不育的原因,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病理方面,对很多疾病,也有详细的观察,系统的叙述。例如对麻风病病情的发展,症状的变化,都一一详加叙述。再如消渴、渴利、内消诸候,也基本反映现代糖尿病的大体病情,特别是消渴病多发痈疽,或成水肿等,是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的最早记载。又如黄病中分别论述急黄、内黄、行黄、犯黄、癖黄等,补充了《金匮》黄疸篇的内容,使黄疸病的证候更加丰富。还有脚气病,从脚缓弱、疼痛不仁,到心腹胀急、上气以至肿满等,叙述了整个病程。对于痢疾,不但记述了不同的类型,而且对兼证、变证,都较详细。又如水肿病,既叙述风水、皮水、大腹水肿和水注,又论及水癥、水瘕、水蛊、水癖等,这样,对水病的论述就更较完备。

至于外科方面,对痈疽疗肿诸疮的病理、证候以及发展、预后等、都有详细记载,并在创伤外科如肠吻合手术及其护理、结扎血管等,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关于妇科方面,对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以及妇人无子等,都讨论得非常细致。又如对小儿科方面,从养小儿、惊痫、疳证以至内、外科病之见于小儿者,均有重点地加以论述,并反映儿科的特点。

对病理的论述,是以脏腑学说为核心的。如中风以五脏分证,虚劳分为五劳六极七伤,又归本于五脏。外科的痈疽、疮肿,亦以脏腑经络表里,分析病情的轻重缓急。妇科的月经、带下、妊娠、产后病,亦以冲脉、任脉、心与小肠经论述病情。即便小儿科,亦强调病分先天后天,脏气脆弱,易虚易实等。说明脏腑经络气血虚弱,病邪就能乘虚侵袭,否则邪气不能为害,这是阐发了《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精神。同时充分体现“辨证施治”的学术思想,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对伤寒病辨证,以证候为主,把六经病证的变化,集中起来加以比较分析。这是继王叔和之后,对张仲景《伤寒论》的又一种整理方法。又如对咳嗽、痢疾、心腹痛等,从新与久、寒与热、虚与实等方面,分析病情。同是口舌干焦,但有心脾病、肺病、胃病和胆病之分;同是大便难,但有成人与小儿,妇人产前与产后之异;同为妇科病,但有已婚未婚,已产未产之别。象这样的辨证精神,贯串于全书。

本书还发展了证候分类学。它把隋代以前和当时的各种病名证候,加以整理,分门别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它的分类方法,是首先分科,就全书内容,明显可以看出,是从内科到外科、妇科、儿科的。在各科之中,又以几个方面分类。如病因分类、病理分类、脏腑分类、症状分类等。这些分类方法,是各有特点,又互相补充的。

《病源》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从《汉书》艺文志到《隋书》经籍志,所记载的古代中医书籍,有近三百种,五千三百多卷,能流传至今者,已经很少,其中一些资料,即因此书而得以保存下来。所以要研究隋代以前的中医学术成就,本书是一部重要文献。对唐代以后的医学影响亦是很大的。如唐代的《千金方》、《外台秘要》,引用本书内容很多;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基本采用本书的分类法,而且每门都冠以《病源》之文;明代的《普济方》,亦是沿用本书体例,引用本书之论;清代的《医宗金鉴》,尚受其影响。至于唐以后各名家,论证病理时,取材于此而加以发挥者,更是难以数计。宋代、明代官署,还以此书作为考核中医的内容之一。从此可见,本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前人的一些评价中,便可见一斑。如宋代宋绶的序文中说,《诸病源候论》“会粹群说,沈研精理,形脉治证,罔不该集。明居处爱欲风湿之所感,示针馋跷引汤熨之所宜,诚术艺之楷模,而诊察之津涉。”清《四库全书总目》亦云:“其书但论病源,不载方药,盖犹《素问》、《难经》之例。《内经》以下,自张机、王叔和、葛洪数家外,此为最古。究其要旨,亦可云证治之津梁矣。”清·周学海亦说:“汉晋之间,明医辈出,类能推见大义,施治有效,故其论颇多可采,历年久远,散佚不可复见矣。独隋巢氏所辑《病源候论》见传于世,今日而欲考隋唐以前明医之论,独有此书而已耳.博采兼搜,于人间病名略尽,可不谓勤矣哉!”

由于本书是以病因病理学为主的,所以很少论及方剂药物,但引用《养生方》、《养生方导引法》等,作为防治疾病的方法,这又是它的特色。关于这一部分资料,已多散佚,由于《病源》的引用,不少内容得以保存下来,而且是有很好的研究和发扬价值的。原书由于时代的局限,不免夹杂着一些迷信荒诞之说;在全书内容亦有较多重复之处。

由于原书成书年代较早,又经后世辗转翻刻,使现行本存有不少错落和衍误。为了提高古医书质量,为了有利于当前学习和研究中医学,我们对该书进行了校释。在校释过程中,承蒙各协编单位的大力协助,和同道们的大力支持,在此特表谢忱。

                                            南京中医学院

                                                1979年10月


 

校释说明

    《诸病源候论》为隋代巢元方等所编撰,成书于隋·大业六年,即公元610年。

本书的作者和卷数,历代记述不一,在《隋书》经籍志所载,为《诸病源候论》五卷、目一卷,吴景贤撰。至《旧唐书》经籍志,则为《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吴景撰;至《新唐书》艺文志,又为《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吴景贤撰,并有《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巢元方撰。在《通志》艺文略,亦两书并存,一为《吴景贤诸病源候论》五十卷,一为《巢氏诸病源候论》五十卷,隋·巢元方撰。到了《宋史》艺文志,就只有巢元方《巢氏诸病源候论》五十卷,没有吴景贤或吴景的《诸病源候论》。巢元方为隋代医官,史志均有记载,吴景贤作为医家,亦见于《隋书》麦铁杖传,可证均有其人。但吴景则无从考证。

《诸病源候论》的刊版印行,据现有文字记载,是始于宋代。《玉海》说:“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十月十二日乙酉,命集贤校理晁宗悫、王举正校定《黄帝内经素问》、《难经》、《巢氏病源候论》,五年四月乙未,令国子监摹印颁行。”这个记载,与宋绶序文所说完全相同。宋以前是否有刊本,已经无从考查。

宋代天圣五年刊本,称为北宋本,现已失传。南宋刊本,日本尚有保存者,但亦残缺不全。据《经籍访古志》载,《诸病源候论》五十卷,目录一卷。隋大业六年太医博士臣巢元方奉敕撰。“盖南宋人从天圣校刊本而重刻者。”现国内藏书目录,已无此本。

元代刊本《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据《经籍访古志》所说,是“据宋本重刊,而间校改文字”者,“唯标目增重刊巢氏及总字”。北京、上海等图书馆都有收藏。但《四库目略》记载此书,有“附刻《辨难》一卷”,现已不见,以后藏书、校书家均未提及。

明汪济川、江瓘刊本《重刊巢氏诸病源候论》,署“隋太医博士巢元方撰”。《经籍访古志》考证,其体式一同元刊本,“不记刊行年月,似万历以上物。”

又明·汪济川、方矿校刊本。《四库全书》所录即为此本。书名无“重刊”及“总”字。《诸病源候论解题》认为,“版式全与前本(按指汪济川、江瓘刊本)同,文亦不差一字。案方矿未详何人,且汪济川与江瓘共刻此书,无复刻之理,意是书估欲其易售,妄改校者姓名耳。”《经籍访古志》亦说:“又有汪济川、方矿校本,及吴勉学校本,俱是重刊前刻者(按即汪济川、江瓘校本)。”

清嘉庆间有胡益谦经义斋刊活字本,讹误脱漏较多。

光绪间又有湖北官书处及崇文书局刊本。封面和扉页均题《巢氏病源》,但每卷首尾又题《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不言从何本重刊。柯慎菴云:“是据袁寿阶旧钞传录,差胜胡本。”

光绪间周学海刊本《诸病源候论》(序称《新刻病源候论》,每卷首又题《巢氏诸病源候总论》),署“隋太医博士巢元方撰”。周序说“以家藏旧本付梓,并取《外台秘要》及日本刻本校之。”而家藏旧本,不明是何版本。《日本访书志》考证,“光绪辛卯,池州周氏又刊此书,自称以旧本付梓,实即胡益谦本也。”

另有日本正保二年刊本,名《巢氏诸病源候总论》。《经籍访古志》认为是重刊元本,“虽互有异同,然文字体式,不失元版之旧,颇为可喜。”

如上所述,《诸病源候论》的北宋刊本,已不可见。南宋刊本,经元、明、清几度翻印,尚有踪迹可寻。但在内容方面,相互校勘,还有些出入,如书分五十卷,六十七门,各本均同。至其候数,就有差异。《日本访书志》说,“今各本惟有一千七百二十六论。”而现在周学海刻本,实数却为一千七百三十九论。这种差异,已难知其究竟。不仅如此,《诸病源候论解题》谓:“《外台秘要》引有“伤寒十日至十二日候”、“伤寒毒攻眼候”(今本题目相同而文字却异)、“重下候”,《圣惠方》引有“食痫候”,《医心方》引有“小儿鬼舐头候”,考之今本,并无所见。而其瘿瘤门有“多忘候”、嗜眠候”、“鼾眠候'、“体臭候'、“狐臭候”、“漏掖候',并与题目不相涉,是他篇错简,而终无别门可收,则其所脱佚,亦不止其五候也。《三因方》云:《巢氏病源》具列一千八百余件,且张从正《儒门事亲》引本书卷三十七“带下候'云,“巢氏内篇四十四卷'云云,此知原书有内外之目,而其卷第亦绝不同也。”此外,如卷十三的“上气候”,内容与标题不符;卷十四的“小便不禁”,脉诊错入“遗尿候”中;卷十五的五脏六腑病诸候,脱漏文字更多。如此等等,可见《病源》一书,已有很多错乱。

前人校刊《诸病源候论》的,最早是宋代赵拱、晁宗悫、王举正等,但没有留下校勘记,无从知其校定情况。元刊本有《辨难》一卷,似属校勘记之类,但已亡佚无考。明有汪济川、江瓘本及吴勉学本,均云“校刊本”,如何校刊,亦无说明。清有周学海本,序文虽言“取《外台秘要》及日本刻本校之”,但亦未写校勘记。能够较详细叙述校勘内容者,只有清代归安陆心源的《群书校补》,其中有《巢氏诸病源候论校误》一卷,共校记一百条,是以元刊本校胡益谦、周学海本的。

至于专门为本书作注释者,尚未见有文献记载。

这次对本书的校释,是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清·周学海本为蓝本。对校本有《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元刊本(简称“元本”),《巢氏诸病源候论》明·汪济川、江瓘校刊本(简称“汪本”),《巢氏诸病源候论》清·胡益谦经义斋刊活字本(简称“胡本”),《巢氏病源》湖北官书处重刊本(简称“鄂本”),《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日本正保二年刊本(简称“正保本”)。它校本有《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黄帝内经灵枢》(简称《灵枢》)、《黄帝内经太素》(简称《太素》)、《注解伤寒论》(简称《伤寒论》)、《外台秘要》(简称《外台》)、《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脉经》、《医心方》等。上述各书版本与作者及引用参考书目附于书后。

本书的体例,是根据《七本中医古书校释工作执行计划》而拟的。共分为“提要”、“原文”、“校勘”、“注释”、“语译”、“按语”等六项。

一、提要:在每篇之首,将本篇的内容,作概括的介绍,主要是突出内容的重点,以及所要注意的问题。

二、原文:均以蓝本为主。但有的原文后所附《养生方》及《养生方导引法》等,则另行校释,集中附于全书之后,并在该原文注上“*”号。关于条文排列次序,原书较凌乱者,本书作了部分调整,但在目录及正文中分别标出新旧序码,以便查对。对个别有明显迷信荒诞之词,作了删节。

三、校勘:按本校、对校、它校、理校等方法,对原书中脱漏、倒置、错简、衍文、讹字等加以校正。

四、注释:对书中的生字、僻典、多义词以及义理难明的词句,参考各家意见,结合我们的理解,进行训释。需要注音者,则汉语拼音及同音汉字兼注。个别在古今字书中无从查考的字,音义未详,不作强解。

五、语译:以直译为主,少数结合意译。语译的段落和标点,基本与原文一致。对于内容重复、简短浅显或存疑者,则根据具体情况,简译或不译。

六、按语: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1.除注释、语译外,尚需作进一步阐述者。

2.提示与本文有联系的本书或他书内容,以资互相参阅,加深理解者。

3.争论较多的问题,提出我们的见解,以供参考者。

4.结合目前临床,作为探究者。

5.调整原文次序,需要说明情况或理由者。

本书初稿完成后,于1979年6月份由南京中医学院、河北新医大学等单位主持召开了审稿定稿会议,广泛听取了与会同志的意见,又进行了最后的修订。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丁光迪、吴考槃、曹种苓、李飞、宋立人、施仲安、倪和宪、陈立行、黄雅鎔、吴贻谷、彭怀仁、李鸿逵、李锄、惠纪元、陈松育、夏桂成、汤耀联。本书养生导引部分初稿,系请安徽中医学院孟昭威同志撰写。

参加审稿定稿会议的有:(按单位笔划顺序)

山东中医学院:张灿理、陆永昌、徐国仟、张志远、田代华。

河北医学院:王琦、郭霭春、王体仁、宗全和、李恩。复、李浩。

南京中医学院:由田昆、周景顺、许济群、孟景春、孙桐、曾鸣秋、江育仁、许履和及编写组人员。

黑龙江祖国医药研究所:滕捷、张缙。

福州市人民医院:吴味雪、陈兴珠、孙坦村。

此外,并特邀以下同志参加了会议:(按单位笔划顺序)

人民卫生出版社作家:刘衡如。

无锡市中医院:徐湘亭。

安徽中医学院:孟昭威。

南京市中医院:傅宗翰。

湖北中医学院:李今庸。

湖南中医药研究所:李聪甫。

                                         南京中医学院

                                              1979年10月


诸病源候论序

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玉清昭应宫判官中散

大夫尚书左司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判馆事

上护军常山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赐紫

金鱼袋臣宋绶[1]奉 敕撰

臣闻人之生也,陶[2]六气之和,而过则为诊[3];医之作也,求百病之本,而善则能全。若乃分三部九候之殊,别五声五色之变,揆盈虚于表里,审躁静于性韵[4],达其消息[5],谨其攻疗,兹所以辅含灵之命[6],裨有邦[7]之治也。

国家丕冒万宇[8],交修庶职[9]。执技服于官守[10],宽疾存乎政典[11]。皇上秉灵图而迪成宪,奉母仪而隆至化。明烛幽隐,惠绥动植。悯斯民之疢苦[12],伫[13]嘉医之拯济。且念幅员之辽邈[14],闾巷之穷厄[15],肄业之士[16),罕尽精良;传方之家,颇承疑舛[17]。四种之书或阙,七年之习未周,以彼粗工,肆其亿度[18],天害生理,可不哀哉!是形憯[cǎn]恒[19],或怀重慎,以为昔之上手,效应参神[20],前五日而逆知,经三折[21]而取信,得非究源之微妙,用意之详密乎?

盖诊候之教,肇自轩祖[22];中古已降,论著弥繁。思索其精,博利于众,乃下明诏,畴咨[23]旧闻,上稽[24]圣经,旁摭奇道,发延阁[25]之秘蕴,敕中尚而雠(chou)对[26]。《诸病源候论》者,隋大业[27]中太医巢元方等奉诏所作也。会粹群说,沈研精理,形脉治证,罔不该[28]集。明居处、爱欲、风湿之所感,示针馋、跃引、汤熨之所宜。诚术艺之楷模,而诊察之津涉[29]。监署课试,固常用此。乃命与《难经》、《素问》图镂方版[30],传布海内。洪惟祖宗之训,务推存育之思①。补农经[31]之阙漏,班禁方于遐迩。逮今搜采,益穷元本[32],方论之要殚[33]矣,师药之功备矣。将使后学优而柔之[34],视色毫而靡(mi)衍(yan),应心手而胥验。大哉!味百草而救枉者,古皇之盛德;忧一夫之失所者,二帝之用心。弥兹②札瘥(chai)[35],跻[36]之仁寿,上圣爱人之旨,不其笃[37]欤?

翰林医官副使赵拱[38]等参校既终,缮录[39]以献,爱俾近著,为之题辞。顾惟空疏,莫探秘赜[40]。徒以述善诱之深意,用劝方来;扬勤恤之至仁[41],式昭大庇[42]云尔。谨序。

[校勘]

  • :汪本、鄂本均作“惠”。

②兹:原作“慈”,从正保本改。

[注释]

[1]宋绶:字公垂,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宋仁宗时翰林院学士。为本书作序,时在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

[2]陶:喜欢;陶冶。

[3]诊(lì丽):害。

[4]性韵:性情气韵。

[5]消息:即消长、增减、盛衰之意。在此指病情变化。

[6]辅含灵之命:有利于百姓的健康。“含灵”,即生灵,百姓。

[7]有邦:即“国家”的意思。

[8]国家丕冒万宇:犹言国家兴旺,全国统一。

[9]交修庶职:各行各业都很美好。

[10]执技服于官守:擅长医药技术的,安排一定的官位职守。

[11]宽疾存乎政典:宽厚地对待疾病伤残,体现于各种政令典章。“宽疾”,或指宽猛相济的法制,亦通。

[12]疢(chèn趁)苦:疾病;痛苦。

[13]伫:久立而等待。

[14]辽邈(miǎo秒):辽远广阔。

[15]穷厄:贫困、苦难。

[16]肄业之士:在此指从事医药事业的人。

[17]颇承疑舛(chuǎn喘):很多承袭没有定论或错误的东西。

[18]肆其亿度(duó 踱):任意按自己的想象办事。

[19]僭怛(cǎn dá惨达):忧伤。

[20]效应参神:疗效之快,如响斯应,似乎参通神灵。

[21]三折:“三折肱”之意。《左传》:“三折肱,知为良医。”比喻医生经过实践,提高了学术技能。

[22]肇(zhào兆)自轩祖:创始于轩辕黄帝。

[23]畴咨(chóu zī筹资):亦作“畴谘”。访问或访求之意。

[24]稽(jī基):考核。

[25]延阁:指“馆阁”。皇家藏书的处所。

[26]敕中尚而雠(chóu愁)对:命令中散大夫及尚书进行校对。

[27]大业:隋炀帝年号,公元605~617年。

[28]该:通“赅”。备,皆。

[29]津涉:过河的渡口。在此引伸为要道、必由之路。

[30]图镂方版:雕刻成木版。

[31]农经:指《神农本草经》。

[32]元本:根本。

[33]殚(dān 单):竭尽。

[34]优而柔之:即“优柔”。宽舒,从容。在此引伸为深入地学习。

[35]弥兹札瘥(cuó痤):减少这些死亡与疾病。

[36]跻(jī基):登,升。

[37]笃:厚,重。

[38]赵拱:参校本书的主要成员。

[39]缮录:抄写。

[40]秘賾(zé责):秘密深奥。

[41]扬勤恤之至仁:宣扬帮助、体恤百姓的仁爱之心。

[42]式昭大庇:显扬庇荫广大群众的业绩。“式”,语助词

新刻病源候论序

黄帝与其臣岐伯辈,发明腑脏、经络、脉息、病能之旨,著之竹帛[1],以示万世,其心仁矣,其言详且博矣。后世不能读其书,传其术,各以私见,自逞异议,至有倍[2]经旨而不顾者。著述日纷[3]略无实际,昔人所为激而欲焚者也。

然而汉晋之间,明医辈出,类能推见大义,施治有效,故其论颇多可采。历年久远,散佚不可复见矣。独隋·巢氏所辑《病源候论见传于世,今日而欲考隋唐以前明医之论,独有此书而已耳。

其书多载世医方论,反于《灵》、《素》采录甚简,其意盖欲为《灵》、《素》后之一书,故不复一一重出也。中间浅略于源候无所发明者有之,要其大谬亦罕[4]矣。且博采兼蒐[5],于人间病名略尽,可不谓勤矣哉!顾以有论无方,世之好读《汤头歌》,趣[6]捷径者,多恶其迂远,不取其书。书肆以其难售而无利也,亦遂无椠板[7],而海内几不复知有是书矣。

亟[8]以家藏旧本付梓[9],并取《外台秘要》及日本刻本校[10]之。日本本讹脱极多,而两本互勘,略已完善。若导引法,文奇义奥,多不可读,愧未习其法,亦别无善本可据。世有东园、角里[11]其人与[12]?吾方执卷而从之矣。

光绪辛卯[13]仲秋,周学海澂之记。

[注释]

[1]竹帛(bó伯):竹简和白绢,古代用以书写文字。

[2]倍:通“背”。背弃;违反。

[3]纷:杂乱。

[4]罕(hǎn喊):稀少。

[5]蒐(sōu搜):聚集;寻求。

[6]趣(qù去):通“趋”。疾走;奔赴。

[7]椠(qiàn欠)板:即刻板。“椠”,古代用木削成以

备书写的版片。

[8]亟(jí棘):急;迫切。

[9]梓:雕刻印书的木板。引伸为制版印刷。

[10]校(jiào较):即校勘。

[11]东园·角(1ū鹿)里:即东园公、角里先生,均汉时隐士,与绮里季、夏黄公隐居商雒山中,皆须眉皓白,人称“商山四皓”。在此比喻有才学而不闻名的人。

[12]与(yú鱼):通“欤”。表示疑问语气。

[13]光绪辛卯:即清朝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


卷 一

风病诸候上  凡二十九论

[提要]本篇论述风病诸候,包括一、二两卷。第一卷内容有:中风及其后遗症,风痹与血痹,风惊悸恐等。第二卷内容有:历节风、风身体疼痛、风冷、风热、风气、癫狂、风眩、隐疹、恶风诸癞等。其病因都与风邪有关,是因脏腑血气先虚,而感受风邪致病。其中有些病证,如惊悸恐、五脏恍惚、鬼邪鬼魅等,后世多归入神志门中,分类方法有所不同。

一、中[1]风候(1)

[原文]中风者,风气①中于人也。风是四时之气,分布八方,主②长养万物。从其乡[2]来者,人中少死病。不从其③乡来者,人中多死病。其为病者,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其入经脉,行于五脏者,各随脏腑而生病焉。

心中风,但得偃卧,不得倾侧,汗出④。若唇赤汗流者可治,急灸心俞[3]百壮[4]。若唇⑤或青或黑或白或黄⑤,此是心坏为水[5]。面目亭亭[6],时悚动[7]者⑦,皆不可复治,五六日而死。

肝中风,但踞坐[8],不得低头⑧。若绕两目连额⑨,色微有青,唇青、面黄者可治。急灸肝俞[9]百壮。若大青黑,面一[10]黄一白者,是肝已伤,不可复治,数日而死。

脾中风,踞而腹满,身通黄,吐咸水⑩,汗出者可治。急灸脾俞[11]百壮。若手足青者,不可复治。

肾中风,踞而腰痛⑫,视胁左右,未有黄色如饼粢[12]大者可治。急灸肾俞[13]百壮。若齿黄赤,鬓发直,面⑬土色者,不可复治。

肺中风,偃卧而胸满短气,冒闷[14]汗出。视目下、鼻上下两边,下行至口,色白可治。急灸肺俞[15]百壮。若色黄,为肺已伤,化为血[16],不可复治。其人当妄⑭[17],掇空指地[18],或自拈衣寻缝,如此数日而死。

诊其脉:虚弱者,亦风也;缓大者,亦风也;浮虚者,亦风也;滑散者,亦风也。

[校勘]

  • 风气:本书卷三十七中风候作“虚风”。

②主:本书卷三十七中风候作“生”。

③其:原脱,从本书卷三十七中风候补。

④汗出:《外台》卷十四中风及诸风方无此二字。《中藏经》卷上第十七作“汗自出”。

⑤唇:此后《中藏经》有“面”字。

⑥或白或黄:此后《中藏经》有“其色不定”四字。

⑦面目亭亭,时悚动者:《中藏经》作“眼眠动不休者”。

⑧低头:《中藏经》作“倨偻”。

⑨若绕两目连额:“目”,原作“日”,从本书卷三十七中风候改。额字后并有“上”字。

⑩水:原脱,从本书卷三十七中风候补。

⑪汗:原作“汁”,从本书卷三十七中风候改。

⑫ 腰痛:《中藏经》作“腰脚重痛”。

⑬面:此前原有“头”字,从本书卷三十七中风候删。

4妄:此后《千金方》卷八第一有“言”字。

⑮ 亦风也:此后元本有“脉法总承上五脏言”八字。

[注释]

[1]中(zhòng众):感受。

[2]其乡:它(风)的正常方位,如春东风、夏南风、秋西风、冬北风。可参阅《灵枢》九宫八风篇。

[3]心俞(shù恕):经穴名。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俞”通“腧”。

[4]壮:艾炷的计数单位,灸一个艾炷,称为一壮。其数以壮年为标准,老幼酌减,故名。

[5]心坏为水:意义不详,待考。

[6]亭亭:耸立貌。在此引伸作表情呆滞解。

[7]悚(sǒng 耸)动:恐惧颤动。

[8]踞坐:坐时两脚底和臀部着地,两膝上耸。

[9】肝俞:经穴名。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10]一:一时;时而。

[11]脾俞:经穴名。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12]饼粢(zī资);用稻粟做的饼,亦称“粢饼”。

[13]肾俞:经穴名。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14]冒闷:昏冒郁闷。

[15]肺俞:经穴名。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16]化为血:意义不详,待考。

[17]妄:胡乱。在此指病人神志昏糊。

[18]掇(duō 多)空指地:形容病人神志昏迷时的无意识动作。掇,拾取。

[语译]中风病,是人体遭受风邪为病。风,是四季气候的一种自然现象,分布于四面八方,能生长滋养各种生物。但风有时又可以成为一种病邪,能伤人致病。如风从正常方位来的,人感受了即使生病,预后是佳良的。反之,如从不正常方位来的风邪,感受了生病,每多预后不良。当风邪留着于人体的肌肤之中,阻碍营卫的运行,以致内脏之气不能宣通,外来之邪不得发泄,便侵入经脉,行于五脏,随

着各别的脏腑而发生病变。

心中风,病人只能躺着,不能转侧,汗出。如唇红流汗的,可以治疗,急灸心俞穴百壮。如口唇或青或黑或白或黄,这是本病危重的表现。如其伴见面目呆滞,时发恐惧颤动的,都不可再治,大概五六天即死。

肝中风,病人只能踞坐,不能低头。如围绕两眼连额部颜色微青,而唇青面黄的,可以治疗,急灸肝俞穴百壮。如果上述现青的部位呈深青近黑色,面部时黄时白的,是肝气已伤,不可再治,几天即死。

脾中风,病人蹲着感到腹部胀满,通身呈黄色,口吐咸水,出汗的可治,急灸脾俞穴百壮。如手足现青色的,不可再治。

肾中风,病人蹲着感到腰痛,察看两胁部位,没有出现肤色发黄象粢饼大小的,可以治疗,急灸肾俞穴百壮。如症见牙齿黄赤,鬓发竖起,面如土色的,不可再治。

肺中风,病人躺着感到胸部胀满,呼吸短气,昏闷而汗出。察看两眼下面、鼻部上下两边,以及向下直到口部,都呈白色的可治,急灸肺俞穴百壮。如上述各部都现黄色,是本病危重的表现,不可再治。这种病人会神志昏糊出现掇空指地、拈衣寻缝等无意识动作,这样几天即死。

诊病人之脉,凡是虚弱、缓大、浮虚、滑散的,都属于中风之征。

[按语]本候论述中风病,其五脏中风的症状,与《太素》、《素问》的五脏风,以及《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篇的五脏中风均不相同,而与《中藏经》风中有五生死论所述,大同小异。同时,这里五脏中风的内容,和后世所论中风(卒中)之属于脑血管意外者,亦不相同,可能是多种疾病的危重证候,而归本于五脏加以论述者。

又,本候中的“死病”“不可复治”“数日而死”等语,不能拘泥,这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现在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已大有发展,对待这些说法,可以作为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理解。以下同此。

慧雅古医图书网,是一个以古医书籍实物内容为基础的大 型综合型网站。
慧雅古医图书网 » 诸病源候论校释 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