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胆汁返流性胃炎.—-[三集1页]
1.胆汁返流性胃炎
胆汁返流性胃炎。系幽门功能不全或胃切除术后胆汁返流入胃,胆酸破坏了胃粘膜屏障,导致胃粘膜充血、水肿、发炎、糜烂、甚至溃疡的一种浅表性炎症。
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症状有:胃脘部堵闷.暖气,恶心呕吐。口苦,上腹部轻度压痛,有的伴有泛酸、胃脘部灼热等症状。
胆汁返流性胃炎须通过胃镜检查等确诊。
胆汁返流性胃炎属祖国医学“胃反”、“呕吐”、“胃脘痛”、“胆倒”等范畴。
祖国医学虽无“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病名,但对于但汁可以上犯于胃引起胃脘部疼痛的病机却早有认识。《内经》云:“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吐。”《金匮要略》云:“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医学衷中参西录》云:“有因“胆倒而呕吐不止者,呕吐苦水,服用温胆汤加枣仁、代赭石。以正其胆腑,一服即止”。中医认为。胆为六腑之一,宜通宜降,其通全借肝气之疏泄.其降有赖胃气之下行:胆汁才顺势下降。中医还认为“胆位于胁.随胃气下行,胃气上逆。胆无下行之路”湿旺胃气更逆,愈阻胆经降路。胆邪上犯于胃。引起胃脘堵闷疼痛。治宜降逆导滞。疏利三焦。
方一:苏梗10克。香附12克,陈皮10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莱菔子10克,山楂10克,神曲10克,麦芽10克,连翘10克,黄连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一个月为一疗程。
加减:湿重加半夏;热重加半枝莲;痰重加全瓜蒌;便结加酒军;泛酸加左金丸(吴萸、黄莲);兼淤加失笑散(生蒲黄、五灵脂)。
本方适用于肝胃气滞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症状有口苦、胁痛、嗳气、脘闷等。
方二:党参30克,白术12克,干姜10克,茯苓15克,陈皮12克,法半夏12克,吴萸10克,苏梗10克,补骨脂10克,代赭石30克,藿香12克。水煎服。
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寒型的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症状有:呕吐苦水,胃脘冷痛,脘腹胀闷,喜按喜热等。
方三:沙参30克,麦冬30克,石斛10克,白芍30克,旋覆花10克,代赭石30克,竹茹12克,蒲公英20克,法半夏12克,枳壳10克。水煎服。
本方适用于胃阴不足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症状有:呕吐苦水,胃脘灼痛,腹胀,口干,大便秘结等。
方四:党参3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陈皮12克,法半夏12克,白蔻仁10克,蒲公英30克,旋覆花10克,代赭石30克,炮姜6克。水煎服。
本方适用于胆邪犯胃型胆汁返流性胃炎,症状有:泛酸,嗳气,恶心呕吐,脘闷等。
方五:黄芪30克,白芍30克,党参20克,香附12克,郁金20克,茯苓15克,柴胡12克,枳壳15克,半夏15克,良姜10克,莪术10克,玄胡10克,吴萸6克,甘草6克。水煎服。
加减:溃疡加海螵蛸、儿茶、大贝母;伴食道炎加黄芩;伴出血加白芨、三七粉。
本方适用于气滞夹虚型胆汁返流性胃炎。症状有:乏力,脘闷,腹胀痛,口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