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胃窦胃炎—-[六集41页]
17.胃窦胃炎
胃窦胃炎属慢性胃炎。近年来,有不少学者主张将慢性胃炎按解剖部位分为胃体(底)炎和胃窦炎两种。其理由是胃体(底)部粘膜的腺体主要分泌盐酸与蛋白酶,与只分泌粘液和胃泌素的胃窦部在腺体结构上和功能上很不相同。
胃窦胃炎的临床表现: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上腹部疼痛和不适是主要症状,疼痛的性质不一,可为饥饿样不适感、钝痛、胀痛、灼痛等。疼痛可于晚间睡前或半夜出现。嗳气,泛酸,恶心,呕吐可单独出现或伴同疼痛出现。可有反复的上消化道出血及消瘦、贫血。
胃窦胃炎可通过胃镜检查及X线钡餐检查确诊。
胃窦胃炎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临证指南医案》说:“阳明乃十二经脉之长,其作痛之因甚多。盖胃者,汇也,乃冲繁要道,为患最易。虚邪贼邪之乘机窃发,其时消长不一,······”《灵枢》说:“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中医认为胃窦胃炎多因饮食不节,嗜食生冷辛辣,损伤脾胃所致。脾胃升降失常,寒热互结,中焦痞阻,枢机不利。治宜调和胃气,健脾通络。
方一:法半夏15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甘草10克,干姜10克,党参30克,大枣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0剂。
加减:痛甚加玄胡、五灵脂。呕吐泛酸减干姜、甘草、大枣,加竹茹、吴萸、乌贼骨。热重湿甚减干姜、大枣,加佩兰、藿香、茵陈、木通。嗳气呃逆加旋覆花、代赭石、柿蒂。上腹饱胀减甘草、大枣,加厚朴、木香。纳差加山楂、神曲。便秘加大黄。
方中半夏干姜辛开温里散寒,党参甘草大枣益气健脾。全方寒温并用,补而开泄,使胃气得和,寒热调平,痞阻自除。
方二:百合30克,乌药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玄胡10克,香附10克,白芍3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五灵脂12克,威灵仙12克,三七粉6克(冲服),生蒲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0剂。
[
/gao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