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会员查询
  • 在线入住

23.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一集增订本248页]

97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

        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是一种慢性皮肤炎症,多见于青壮年,其次为婴儿。男性多见。多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障碍,细菌性的急、慢性感染。维生素B缺乏等而引起皮脂分泌过多所致。

皮损好发于皮脂较多的部位,如头皮、额、眉弓、腋窝、胸、背部、外阴等处,常先从头部开始向下蔓延,重者可泛发全身。皮损为略带黄色的红斑,有油腻性鳞屑和结痂,有时伴有渗液。

由于发病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略有差异,如头皮上常有二种形态,一种干性型呈糠秕脱屑,可累及整个头皮,不断产生干燥多脂的小鳞屑,易于脱落,脱后又生,脱屑后的皮肤轻度潮红,常伴有脱发(脂溢性脱发)。另有一种湿性型呈片状油腻性粘着的黄色鳞屑痂,炎症较明显;发于面部的皮损常覆以灰白色、黄色鳞屑或结痂,有时可有渗液。

皮损部位有不同程发的瘙痒感,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可伴有胸闷,口苦,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

脂溢性皮炎,祖国医学称为白屑风、面油风等,其病因病理为:肌热当风,风邪侵入毛孔,郁久化燥,肌肤失养,或肺燥血热郁滞肌肤;或因过食肥甘、辛辣、酒类等,以致脾胃运化失常,生湿积热,外蕴肌肤而成。治宜补益气血,清热凉血解毒。

(一)内治法

方一:首乌30克,山楂30克,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大枣30克,生地30克,熟地3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泽泻10克,水煎服,两天服一剂。或加工成蜜丸,每次服10克,每日服三次。

方二:桑椹30克,菟丝子12克,夜交藤30克,茵陈30克,白藓皮20克,生地30克,当归12克,马齿苋30克,首乌20克,水煎服,两天服完一剂,或加工成蜜丸,每次服10克,每日服三次。

(二)外治法

方一:花椒(略炒)60克,轻粉30克,枯矾30克,铜绿(炒)30克,共研细末,香油调搽患处,日二次。

方二:王不留行60克,苍耳子30克,明矾12克,煎水洗,每次洗15分钟,三天洗一次。

方三:苦参60克,百部30克,透骨草30克,白藓皮30,蛇床子30克,艾叶30克,煎水洗头。

方四:猪苦胆一个,将猪胆汁倒入半面盆温水中,搅拌后洗头或洗患处,把油脂状鳞屑清除干净,再用清水冲洗。每天一次,本方特别适宜于小儿脂溢性皮炎。

预防:注意寻找发病原因,健全胃肠机能,少食脂肪、甜食及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瓜果,并注意月经情况,避免热水及碱性过强的肥皂洗擦等。

慧雅古医图书网,是一个以古医书籍实物内容为基础的大 型综合型网站。
慧雅古医图书网 » 23.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一集增订本2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