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消化道憩室病—-[二集增订本18页]
7消化道憩室病
消化道憇室病是胃肠道壁层局部向外膨出形成的圆形袭状或囊状突出。也就是说,憇室是类似疝气一样的一种囊肿,是挂在食管壁、胃壁、肠壁上的一种袋状物,小的象黄豆,大的有鸽蛋那样大,甚至比鸽蛋更大。这种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年、老年人。
憇室形成的原因尚未完全明了,胃肠道器官壁虚弱及腔内压力过高,可能是憇室形成的主要原因,肥胖、便秘、少吃蔬菜的人容易得这种病。
消化道憇室病的自觉症状主要是疼痛。食管憇室发炎时,胸骨后部及胸上部会出现疼痛,而且往往是在进食时发生。如果是胃憇室发炎,也会在上述部位发生疼痛,但疼痛时间是在饭后。十二指肠憇室往往引起胸上部和右肋下部疼痛。肚脐周围及右髂区疼痛,有时是因为回肠和盲肠长了憇室。总的说,消化道上部的憇室发炎,病人就会出现唾液过多,食物从食管中通过受阻,出现胃灼热,恶心,呕吐。肠憇室可有腹胀,时而便秘,时而腹泻,常常有需要排便的错觉。憇室加剧时,上述症状会变得更加明显,同时体温升高,打寒战。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器官化脓或穿孔、大出血、肠梗阻等症状。
消化道憇室病的诊断,除详细询问病史外,主要依靠X线钡餐检查而确诊。
消化道憇室属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噎膈”等范畴。中医认为系阴虚肠燥、气滞血瘀所致。治宜滋阴润燥,解郁理气、活血止痛。
处方一:白花蛇舌草30克,野菊花15克,半枝莲15克,半边莲15克,威灵仙15克,银花10克,皂刺10克,鸡内金10克,陈皮10克,木香10克,橘核15克。
服法:水煎服(本方适用于食道憇室,吞咽困难者)。
处方二:橘络10克,木香10克,枳壳10克,陈皮10克,瓜蒌20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苏叶10克,法夏10克,苏合香丸一粒。
服法:上药煎水,吞服苏合香丸(本方适用于胃憇室、十二指肠憇室,食后痛剧者)。
处方三:先用I号方:五灵脂30克,白蔻仁15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水煎服,连服三剂。然后用I号方:乌贼骨15克,甘草10克,白芨30克,锻瓦楞子30克,浙贝12克,三七粉3克,蜂蜜60克。上药煎水,兑蜂蜜服。
注:体弱或憇室过大者,I号方应慎用或不用,以防出血、穿孔之弊。
护理及注意事项:
一旦发现消化道长了憇室,饭后要喝开水兑蜂蜜,吃东西不要吃得太快,要细嚼慢咽,食物不可太热或太冷,要少吃多餐。多吃蔬菜和海带,保持大便通畅。忌吃葱、豆类、红薯、牛奶等容易胀气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