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会员查询
  • 在线入住

25.小儿夏季热—-[一集增订本192页]

71。小儿夏季热

           小儿夏季热是儿科的常见病。祖国医学称为“疰夏”、“注夏”、“夏痿”。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在春夏之交或夏季发病,好发于幼弱儿童。发病原因多为小儿体质娇嫩,脾胃虚弱,气阴不足,在夏季炎热的环境中,感受温热之气而致(现代医学认为系患儿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所致)。

本病特征:夏季持续发热(体温39~40℃),口渴,尿多,汗少。起病缓慢,有夜热早凉,也有早热暮凉,部分病例喜伏地而卧。每年6~8月发生于我国南方温热地带。本病在秋凉后多能自愈,有的甚至到了第二年夏天再度发病。患儿因持久发热,机体抵抗力降低,往往容易导致合并感染,故应引起医务人员和病孩家长的重视,积极予以治疗。

辩证论治:

1.暑热挟湿挟滞型:夏季持续发热,体温常在39℃以上,肢体无力,胸闷不适,懒于说话,食欲差,大便溏薄,舌尖赤,苔白腻,脉滑数。治宜清暑解热,健脾化湿。

处方:荷梗6克,薄荷6克,连翘6克,大豆黄卷6克,银花10克,藿香6克,神曲6克,青蒿6克,六一散10克。水煎服。

2.暑热炽盛型:夏季持续发热,午后体温更高,常在39~40℃之间,心烦自汗,口渴喜冷饮,小便量多,疲乏,消瘦,舌红,苔黄,脉洪数。治宜清暑泄热。

处方:生石膏10克,知母6克,甘草6克,粳米10克,人参叶10克,滑石10克,薄荷6克,水煎服。

现代医学对小儿夏季热尚无特殊疗法,故应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及时予以中药治疗。患儿持续高热,切忌长期使用抗菌素,以免引起菌群失调。

小儿夏季热易误诊为暑期感冒,但小儿夏季热具有发热持续不退,口渴,多尿等特点,可与感冒相鉴别。

小儿夏季热多发生于体质娇弱的儿童,为预防本病的发生,在炎热的夏季,体弱小儿宜居住凉爽通风的地方,补充营养,增强抗病能力,并宜常饮西瓜汁或金银花露,以清暑解热。

治疗小儿夏季热的单方验方:

①薄荷10克,滑石20克,甘草6克,泡开水当茶饮。

②木瓜10克,乌梅10克,竹叶6克,石斛6克,麦冬

克,鲜荷蒂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③绿豆15克,地骨皮10克,苇茎6克,白薇3克。水煎服。

④金钱草适量(鲜品),捣烂成糊伏,过滤去渣,取汁,每隔1~2小时服5汤匙。

 

慧雅古医图书网,是一个以古医书籍实物内容为基础的大 型综合型网站。
慧雅古医图书网 » 25.小儿夏季热—-[一集增订本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