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会员查询
  • 在线入住

35.蛔虫性肠梗阻—-[一集增订本195页]

73。蛔虫性肠梗阻

           肠梗阻种类繁多,原因复杂。蛔虫性肠梗阻是由于较多的蛔虫在肠管内扭结成团,堵塞肠腔,或因虫体及其毒素刺激肠壁引起肠痉挛,而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肠道而致病。5~20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较高。

本病类似祖国医学的“关格”“肠结”等病症。

大肠、小肠等六腑以通降下行为顺,滞塞上逆为病。蛔虫内扰肠道,气机痞塞,血行瘀阻,上下不通,不通则痛。但单纯的肠蛔虫病并不引起梗塞,而是由于患者发热不适,腹部受凉,腹泻,食物刺激,肠道感染,不适当的驱虫等原因,致肠道功能紊乱,蛔虫受到刺激而扭结成团,或由此引起肠痉挛而致病。

阵发性腹痛,腹胀不排气,便秘呕吐是本病的主症,有时还可吐出蛔虫,有的病人在腹部可摸到条索样的团块,有蛔虫钻动的感觉。治疗着重在于疏通肠道,制蛔通下。若大便通,排气畅,则症状自然缓解。

(一)内治法

方一:木香10克,乌梅20克,苦楝根皮12克,枳实10克,生大黄(后下)10克,水煎服。

方二:生大黄10克,芒硝10克(分次冲服),槟榔1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水煎,顿服(本方为峻下剂,通下力宏)。

方三:花生油(或菜油)120克,花椒10克,煎油加热,倒入花椒,待花椒煎至微焦,冷却后捞出花椒,一次顿服。如一次服不完,每隔二小时又服,服完为止。

方四:生姜30克,捣烂绞汁,生姜汁加蜂蜜90克,混匀,一次顿服。如一次服不完,2小时后又服,服完为止。

(二)外治法

皂角20克,细辛20克,共研细末。蜂蜜200克,炼成老蜜,将皂角细辛粉加入老蜜中,使成均匀可塑性软块,用手搓成圆柱状(直径1公分,长1.7公分),沾食油,插入患者肛门(侧卧屈膝体位)每次插入1~2个药栓,塞入深度不得少于10公分,并用手托住肛门,以防药栓掉出。多数患者在15分钟左右即能排便排蛔。如半小时未排者,可重复一次或多次(本方适用于体弱患者)。

慧雅古医图书网,是一个以古医书籍实物内容为基础的大 型综合型网站。
慧雅古医图书网 » 35.蛔虫性肠梗阻—-[一集增订本1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