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会员查询
  • 在线入住

95.皮肤癣病—-[一集增订本228页]

90。皮肤癣病

                皮肤癣病是指一些真菌(又称霉菌)侵犯表皮、毛发和指(趾)甲等而引起的浅部真菌病。

真菌(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中能使人体致病的有40~50种。致病真菌乘人体抵抗力减弱或在适宜条件下(如温暖、潮湿),侵犯人的体表或内脏,引起病变。

真菌侵犯体表(浅部)引起的病变,通称为“癣”。

真菌侵犯内脏(深部)引起的病变,称为“深部真菌(霉菌)病”。如白色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等等。本文只谈皮肤癣病,不谈深部真菌病。

人们所说的“癣”,有的实际上不是皮肤癣病(浅部真菌病)。如有人把银屑病称为“牛皮癣”或“松皮癣”,有人把神经性皮炎称为“牛皮癣”,这些都容易混淆,应该有统一的认识,以利治疗(银屑病和神经性皮炎的中药治疗将另文叙述),

中医认为癣主要由“虫”所引起,同时与风、热、湿诸邪的侵袭有关。外邪袭入皮肤,与卫气津液搏结,聚而不散,发为癣病。久则导致营血不濡,出现皮肤干枯失润。若夹有湿邪郁结,则有渗液。经久气血受损,则缠绵难愈。

癣的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内服药常以祛风、清热、燥湿、杀虫等法配合运用。由于各种癣的症状不同,局部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

下面分别谈谈头癣、体癣、手癣、脚癣、指(趾)甲癣的中药治疗。

头癣

           头癣俗称“秃疮”、“癞痢头”,是农村的常见病。病因是真菌感染。这种真菌必须用显微镜放大才能看清楚。头癣绝大多数发生于儿童。小孩的头皮薄,分泌的油脂少,抵抗力较差,病菌通过理发工具、帽子、梳子、枕头等传染途径,从头皮进到毛囊内,随着头发的生长,再钻到头发里,形成脓疱、鳞屑或痂皮,天长日久,就变成大面积的病损,毛发丧失光泽且容易折断,或脱落而成斑禿状脱发。

头癣分为黄癣、白癣、黑癣三种类型。

各型头癣具有下列共同特点:

1.主要发生于儿童,特别是6~8岁的男孩最多。

2。头皮和头发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3.病程缓慢,不受季节的影响。

4.主觉瘙痒。

5。有明显的传染性。

6.对一般治疗不易见效。

头癣的中药外治法:

1.雄黄30克,硫黄60克(研细末),和匀,调猪油外敷患处。

2。苦楝子(炒黄)研细末,和猪油调敷患处,敷药时要用力揉擦,使药透入,每日换药一次。

3。桐树花,新鲜童便。制法:将桐树花摘下,放入新瓦罐内,用手按紧,倒入新鲜童便,以淹没桐树花为度,加盖密封,将瓦罐埋入地下三尺,七天后取出,拌匀备用。用法:将头发剃光,再敷上述药物。敷药时要用力揉搓,药要敷得稍厚一些。每日换药二次。

头癣的中药内治法:

处方:蛇蜕10克,蝉蜕6克,僵蚕6克,全蝎6克,甘草6克,黄连10克,防风10克,花粉18克,大枫子12粒(连皮捣碎),生石膏4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0~15天。

头癣病人要每周剃头一次,连剃八次。不愿剃发者,要特别加强洗头。

头癣病人每天要用热水肥皂洗头,连洗两个月。洗后擦药,连擦三个月。

病人用过的帽子、枕巾、毛巾、理发工具等都要严格消毒。

体癖

                 体癣又称钱癣或圆癣,是面、颈、躯干及四肢体表的浅部真菌(霉菌)感染,常来自足癣、手癣、甲癣的自身传染。

体癣初起为红丘疹,逐渐向外扩展,中心趋向痊愈,形成环状(圆癣)或半环状,边缘由丘疹、水疱组成,伴有细屑和结痂。发于股部的称“股癣”。

体癣好发于夏季,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多汗、糖尿病、长期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病的患者容易得体癣。

体癣的中药治疗:

1。家鸽粪、食醋。方法:食醋一斤煮沸加入家鸽粪50克,边煮边搅,搅拌成糊状,即可。每晚用毛刷(或棉花)蘸涂患处1~2次,病重者白天也须涂药。

2。密陀僧30克,乌贼骨30克,黄柏20克,硫磺15克,川椒15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生姜一块,沾药粉揉擦患处,早晚各擦一次,擦后勿用水洗。连续用药20天。

3.土槿皮30克,泡入75%酒精30毫升中,泡七天后,外涂患处(或用成药土槿皮酊外搽)。

股癣患者可内服中药配合治疗:

处方:龙胆草10克,木通10克,柴胡12克,泽泻10克,车前草20克,生地12克,当归12克,甘草10克,山栀10克,黄芩10克。水煎服。

手癣、脚癣、甲癣

         手癣俗称“鹅掌风”,脚癣俗称“脚气”或“脚湿气”,甲癣俗称“灰指甲”,都是浅部霉菌感染。

手、脚癣分三型:①指(趾)间糜烂型;常见于多汗的人,指(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呈乳白色),剥去表皮,露出潮红糜烂面。②水泡型:常发生于夏季,表现为成群或分散的水疱。③鳞屑角化型:表现为成片的脱屑,边缘清楚,呈环状或半环状,日久,皮肤粗厚,皮纹增宽加深,冬天裂开、疼痛。此型最常见。手癣和脚癣发病常两侧对称,都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在夏季,常因搔痒抓破皮肤,合并细菌感染,如引起丹毒,甚至引起败血症等等。

甲癣常由手癣、脚癣的自家传染而发生,很少单独存在。初起时,指(趾)甲可出现灰白色斑点,逐渐扩大,然后指(趾)甲失去光泽,变混浊,增厚,表面粗糙不平,易碎。

手癣、脚癣和甲癣的中药外治法:

1。风仙花(全草)60克,土槿皮60克,花椒30克,加米醋一斤,浸泡一周后取滤液备用。用此药浸泡患处,每次浸泡15分钟,每天一次。(如有甲癣,浸泡5分钟后,用刀片刮除灰指甲,再行浸泡。下面介绍的处方,如用于治疗甲癣,都要把灰指甲用刀刮去,再用药液浸泡)。

2。大枫子仁、明矾、红花、荆芥、皂角、防风各15克,加醋二斤,浸泡三天,滤去药渣备用。用时先洗净患处,揩干,浸入上述药醋中半小时,每日浸泡一次。

3。斑蟊0.5克,蜈蚣4条,樟脑10克,白芨10克,土槿皮10克,大黄10克,马钱子10克,共研细末,用米醋一·市斤浸泡48小时即可用。用时将患肢浸入药液,初次每日浸泡10分钟,三天后每日浸泡半小时至一小时。

本品易挥发,用后密闭保存,一年左右仍有效。

慧雅古医图书网,是一个以古医书籍实物内容为基础的大 型综合型网站。
慧雅古医图书网 » 95.皮肤癣病—-[一集增订本228页]